关键词:
小学数学
跨学科
综合与实践
案例研究
摘要: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即不仅要求对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习得综合技能与素养。课程是教育理论的基础载体,为了加强育人目的与课程教学的联系,教育界由关注单一学科的知识技能转向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教学,强调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培育愿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文化建构,能够与众多学科相互联系,从这种层面上可以发现,数学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是由数学本质决定的。事实上,具有跨学科特点、可供实践操作、具有持续探究意义的概念均可作为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理解和能力素养培养提升的重要联结点。
“综合与实践”领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跨学科概念和元素。依托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进行的小学阶段跨学科教学,既可以调控小学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又可以加强课程教学的连贯性,为发展学生系统的学科理解和综合的跨学科素养创造了条件。因此,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教学实践的需要,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确定了如下三个研究问题:
(1)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内容有什么特点?
(2)如何开发“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教学案例?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案例的教学实践效果如何?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通过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定量定性效果检验三条途径得出如下结论:
(1)教材“综合与实践”领域中跨学科内容的呈现特点集中表现在:学科主要来源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聚焦经典的一级学科;问题设置强调应用价值,突出数学学科本质;内容难度兼顾深广度,课时数有待调整;呈现水平注重显性直观,隐性抽象运用较少。
(2)针对“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案例的开发,本研究建构了“教学主题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整合——评价体系的设置”四个维度的理论设计框架模型。借鉴5E教学模式,提出了包括“吸引学生注意——探究实践活动——解释本质规律——迁移知识思维——评价活动收获”五个环节的实施流程。而后,基于建构的模型进行《土圭之法的故事》数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和《水是生命之源》数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实践。
(3)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跨学科教学,学生在CG(认知思维)、CO(合作能力)、A(审美能力)、PS(问题解决能力)、I(创新能力)维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知识掌握和内容收获程度均在80%以上,这说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质性访谈表明,数学跨学科教学在促进知识理解、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以及用系统的思维思考现实问题四个方面具有优势,且对教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创新教学方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
基于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得出“优化‘综合与实践’跨学科内容的内在构成”“整合‘综合与实践’跨学科内容的要素与价值”“加强‘综合与实践’跨学科教学体系的结构化”三条启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