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模型
模型观念
教学设计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模型观念列为初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学生需要理解数学建模是连接数学与现实的基本途径,感悟数学模型应用的普遍性。实际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仅停留于表面,缺乏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基于此,深入研究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应用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叙述了国内外有关模型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模型观念内容,发现在模型观念的安排上侧重于代数领域,模型观念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八年级。厘清教材中模型观念的分布情况后,运用课堂观察法,通过观摩研讨一线教师的数学课堂,初步了解了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模型观念的培养现状,发现了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缺乏模型观念的传授意识与模型观念融入课堂的手段,同时对模型案例的筛选意识不足。
其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一步调查模型观念的培养现状。问卷结果表明:学生对数学模型观念的理解不足,在应用数学模型时,大多数学生缺乏运用模型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访谈的结果表明:教师认为学生掌握模型观念是必要的,但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中较少涉及模型观念的深入探讨;在模型观念的教学方面,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策略有待完善。
最后,本文提出了模型观念融入课堂的原则与策略,设计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身份证上的数学》三篇教学案例。在F市某初级中学的七年级A、B两班,采用对照实验验证教学策略能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中融入模型观念的教学策略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的灵活性,同时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模型意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