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教材
汉语教学
CPIK教师
二次开发
教学案例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上升与国际贸易峥嵘发展,各国与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同时也增强了众多文化交流的机会。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许多国家在大学设置了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相关专业,甚至在中小学第二外语课堂中也开设了汉语课程,韩国也在其中。任何教学活动中都离不开具有指导作用的教材内容,汉语课堂也不例外,因此学界对于汉语教材编写和应用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然而过去大部分的研究大多围绕国内汉语教材,且大部分是基于理论层面对教材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语法大纲和汉语教学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因此由于实际条件限制无法对其他国家使用的汉语教材进行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但只有分析如何真正在课堂中使用教材即如何对汉语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才能真正推动汉语继续走向世界,突破“汉语难”的刻板印象。
论文基于自身作为CPIK国际志愿者赴韩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事业,面对特殊的中韩协作教学模式以及韩国汉语课堂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对象的情况,以《生活中国语》为例研究如何使用好汉语教材的问题。首先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部分CPIK教师基本情况和教材二次开发相应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后,通过数据结论证明教材二次开发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教材如何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分析和证明。运用案例法分析,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进行二次开发和二次开发的原则等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对教学二次开发提出了相应建议。
论文研究证明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完全贴合特定教学对象和真实教学实践的所有教学需求,因此教材二次开发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内容增减、换序、替换和教学形式多样化能够打造更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汉语课堂,并具有针对性地说明了如何在中韩协作教学模式下提高教学内容和课堂的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