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活动理论
高中英语教学
英语写作能力
摘要:
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写作能力作为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也是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真实反映。然而,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当前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重课后练习作业,轻课堂内化产出;英语写作活动浅层化、形式化,缺乏多样性与关联性;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反馈,缺乏针对性和差异性。
活动理论自出现之日起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发展等理念一致。但近年来更多学者致力于将活动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方面的研究应用,而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较少。
所以本研究将从活动理论出发,聚焦写作教学的活动设计,构建活动化课堂来改善以上情况。这也与英语学习活动观所倡导的“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相契合,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该研究过程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探究:
问题1: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如何?
问题2:如何实施活动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问题3:基于活动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何影响?
本研究以四川省遂宁市某高中作为研究点,选取该校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共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参照结合活动理论进行了观察量表的制作,并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学生测试等环节收集数据。随后笔者利用SPSS 27.0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得出基于活动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结论。
通过结合问卷调查以及课堂观察的结果发现:第一,活动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多样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二,活动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活动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写作态度,优化其写作策略。学生更愿意借助各种教学工具进行额外的写作练习,并积极使用各种写作策略来完成写作任务。并且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并进行产出。通过对写作测试的成绩分析,与对照班的学生相比较,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学生的内容完成度、行文逻辑以及语言丰富度有所进步。证明了基于活动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