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父亲形象
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
摘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心理机制尚不成熟。教师应因势利导,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含有父亲形象的作品,父亲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面对困难时的解决方式等都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父亲形象进行教学,对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大有裨益。基于此,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父亲形象为研究对象,探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的教学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父亲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进一步明确了父亲形象的教学意义。教材中的父亲形象主要有勤劳质朴型、慈爱勉励型和自私势利型三种类型。正确认识父亲形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父亲观,有利于传承并弘扬孝文化。
第二,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进行选文、助读和作业系统分析。在选文方面,从选文编排、文学体裁、课文类型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在助读系统方面,从提示语、注释、插图、知识补白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在作业系统方面,对“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三个板块进行了分析。
第三,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关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当前父亲形象的教学主要存在着教师对父亲形象的解读不够全面,对选文、助读和作业系统的使用意识淡薄以及父亲形象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教师自身能力有限和应试教育造成的。关于父亲形象的教学应遵循文本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立足父亲形象以明确育人目标,借助选文、助读和作业系统以展现立体形象,搭建主题支架以开展比较阅读等教学策略。
第四,基于父亲形象教学策略,设计两个教学案例以供参考。一个是借助选文、助读和作业系统教学《台阶》,另一个是以《散步》、《背影》开展比较阅读,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