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功能”概念
异同
教学案例
阐释
摘要:
在翻译研究领域,“功能”这一术语广为人知,如“功能对等”、“功能导向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以及“功能主义”,等。这些概念中均包含“功能”二字,但这些概念中的“功能”,其理论背景和意义一方面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又有所关联,导致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翻译领域的青年学者在其学习及科研过程中时有混淆。鉴于此,本文尝试调查上述各“功能”概念的起源、发展,比较它们的异同,探讨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并以实际教学中的案例进行阐释,加以探讨。研究发现,这四个“功能”概念之间最大的相同点是认为现实世界中的语境因素对文本意义和文本理解至关重要。这四者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且关注语境的不同方面。从实践科研教学方面来说,“功能途径”提供了系统强大的分析工具,学生可以使用语域分析理论帮助他们制定翻译策略,使用评价理论加深对译文的理解并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功能主义”发源于实践,关注译文的目的与交际功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但由于其缺乏系统性,学生无法使用该流派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