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话语权
多党合作
制度竞争
摘要: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话语场域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具有引导制度认同,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宣扬中国方案等功能。当前,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话语权的强弱与生存权、发展权密切相连。与西方政党制度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比,我国的政党制度可谓一项新生制度。由于西方占领了政党制度的话语先机,在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来自的西方势力的舆论质疑与非议,部分西方学者仍将我国的政党制度划分为“一党制”或是“霸权党制”,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争取、确立、维护和巩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工作,为今天话语权建设提供了重要启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既有中央层面的支持、传播条件改善的保障,也有国际环境变换产生的推动力,说明建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正当其时。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种因素导致我国政党制度还处于“失语”、“挨骂”的窘境,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实践成效却与话语权建设滞后形成反差。可见,话语权不是“自然的”、“固有的”,而是靠人为争取得来,为此,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构成要素包括话语主体的可信性、话语内容的科学性、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制度自身的优越性与话语对象的可接受性。基于五大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选择探索“怎么说”与“怎么做”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建设的路向。
“说”,一方面,要回应西方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诘难。对此,需要知己知彼,对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祛魅,防止掉入西方话语陷阱。另一方面,要“说”我国政党制度理论的科学性、历史的必然性、实践的创造性、价值的普适性、比较的优越性,作为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议题设置的主要内容。中国要通过议题设置,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从而赢得话语权竞争。而“做”,要从发展与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培育制度意识,提升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建立健全话语权建设常态化机制四个方面加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