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BL
有理数教学
教学案例设计
摘要:
新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与代数的课程过程中要整合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感悟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初中数学的“有理数”作为数学课程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很多教师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PBL(Project-Based-Learning)教学融入初中数学进行学习仍然有待完善。
本研究以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为切入点,深入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该领域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方法,全面分析了当前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中问卷发放300份,有效问卷271份。从学习兴趣、教学情况、合作学习、学习反馈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用EXCEL、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合调查结果,基于PBL教学模式相关指标划分并建立初中数学“有理数”的教学模式流程设计,并采用该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实践。然后再通过学校正规模拟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实践效果,用以验证PBL教学模式融入初中数学“有理数”章节的有效性,以便于为一线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程序性教学参考。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为:
第一,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新型教学方式(如PBL)持有较高的兴趣,教师创设情境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比较倾向于小组合作学习,对现有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一般,教师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在实施PBL教学模式时,面临着时间管理、资源分配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挑战。
第二,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的分析,并结合课程标准中对“有理数”章节的要求和内容分析,依据巴克教育研究所PBL教学模式的六指标,划分了基于PBL的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模五要素即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4阶段5步骤的教学模式流程设计为教学中具体实践提供支持。4阶段指的是问题提出阶段、合作探究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阶段、反思总结阶段。5步骤指的是项目简述、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学习评价、项目反思。
第三,依据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实际的初中课堂教学检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分析,证实了PBL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校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