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科教育
渗透教学
学科交叉
教学案例
摘要:
在全球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的国际形势形成的社会性问题是复杂多变的,仅依靠单一学科已不能独立解决,这就需要综合性知识构建相关知识面,综合考量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投射到教育上就是需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综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和创新能力。现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是分科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且大多数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侧重点往往偏向自己所上学科,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点局限在某一学科,不能让学生适应认知分析的需要,在培养和发展综合能力方面上稍显不足,2003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尤为重要。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4所高中学校及周边教师和同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高中生物与物理、化学学科交叉渗透教学的认知和交叉渗透教学调查,调查问卷结果高中生物教师对生物学科现状表现基本满意,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教师了解交叉渗透教学,但教学过程中开展较少,且存在诸多困难;高中生物教师利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开展教学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学生对交叉渗透教学了解程度较高,实验课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识迁移能力相对较弱;通过比较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和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归纳梳理得出生物与物理、化学学科交叉渗透知识点,在日常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等选择学科交叉知识点进行生物教学案例分析,并建立高中生物与物理、化学交叉渗透教学的案例资料,为教学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信息;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整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该校引入交叉融合渗透教学的方法,并运用于教学班级中,通过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进行的纸笔测试和面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在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知识点理解上及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能力上,相对对照班级有明显优势,实验班学生的月考成绩明显提高、知识迁移能力较强及综合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结论:高中生物与物理、化学的交叉渗透案例教学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3)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点的迁移能力;4)有利于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5)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本研究全面总结了高中生物学科与物理、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高中生物与物理、化学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教学的方法和思路,对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生物学科具有重要意义。诚然,本次教育实验的开展范围较小,时间较短暂,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实践进行检验,望更多的学科教师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