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少年学生
生命教育
高中生物
教学素材挖掘
教学案例
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他杀、校园霸凌等事件频繁发生,反映出这些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观不正确。2020年,两会表明,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值得被重视。生命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最主要途径。生物学科蕴藏着很多生命教育的知识和素材,因此生物学科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理想学科,生物教师有责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本研究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对当前古蔺地区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解有偏差,而且只有59.52%的教师非常了解生命教育的概念。教师渗透生命教育的意识比较高,但行动力不足,主要受课时有限和应试教育的限制,并且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单一。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生命知识的认识比较片面,对生命缺乏尊重和敬畏,甚至存在很多不珍惜生命的行为和想法;并且很多学生不明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生命教育比较茫然,生命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比较单一。总体上,古蔺地区高中学校的生命教育比较薄弱。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1)社会普遍看重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生命教育。(2)古蔺地区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古蔺地区高中学生大多来自乡镇农村,基本上都是住校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多,而且学校教师流动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容易形成特殊的心理问题,加之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得他们的生命意识淡薄,甚至生命价值观扭曲。(3)学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忽视生命教育的环境文化的建设。(4)家庭生命教育缺失。(5)教师生命教育行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包括五个层面:(1)加强社会生命教育的实施力度。(2)改善古蔺地区生命教育环境。(3)加强学校生命教育实施力度。(4)削弱家庭因素对生命教育的影响。(5)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的技能。最后,对高中生物生物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进行了挖掘和梳理,进一步从生命健康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活态度教育、生死教育、责任教育、伦理教育六个方面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引起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为自己及其他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提供可行性的策略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