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留学生
初级班
综合课
语言伙伴
小班辅导
摘要:
“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是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汉语课后辅导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开展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规范化的语言训练中,担任辅导教师,提升汉语教学能力;二是针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在本文中,笔者将“语言伙伴”与“课外辅导”结合起来,以河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初级班留学生为辅导对象,采用“小班”的形式对其展开辅导,辅导内容是综合课知识点。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笔者共参与了两期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不仅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而且辅导教师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由此可见,该辅导模式的实施能够使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实现互利共赢,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故笔者以此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语言伙伴+小班辅导”这一模式,并对该模式展开案例分析。最后,通过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考察实施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第一章是“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设计的具体介绍。首先是“语言伙伴+小班辅导”的详细介绍,包括预期目标、辅导原则、辅导内容、辅导方法与模式特点。其次阐述了该模式的四个理论依据,分别是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控制式操练教学法。随后,笔者又分别对硬件设施、指导教师、辅导者与留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是模式的评价方法。第二章是案例展示,包括“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的实施过程、案例展示与案例反思三节内容。第一节从课前准备、辅导环节、课后反馈出发,介绍该模式的实施过程。第二节案例展示部分将综合课的教案与本模式的教案进行对比,突出辅导课教案的特点,并对教案设计做出具体说明,包括设计依据、指导教师建议、辅导中采用的操练方法、操练的注意事项等。第三节是对案例设计的一些反思。第三章是对“语言伙伴+小班辅导”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一节对分别对学生访谈结果和辅导教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二节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语言伙伴+小班辅导”的开展过程中,应加强对辅导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任课教师与辅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将辅导教师的表现与实践综合测评相结合,建立留学生考勤评分制。同时,辅导教师自己也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与技能,重视备课环节,适当增加文化内容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