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负债率
分布动态演进
地区差异
区位分布
集聚模式
空间收敛
摘要:
科学准确地刻画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发展趋势和空间特征是科学制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的政策举措的重要前提。基于官方公布的城市层面地方政府债务与GDP数据,利用编制的2016—2020年355个城市地方政府负债率指标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变异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解析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率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全国整体与东、中、西和东北四个区域地方政府负债率总体均呈快速上升态势,各区域地方政府负债率及增速均表现为“东北>西部>东部>中部”的空间格局,且全国整体与各区域均呈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均存在多极分化现象。(2)样本期内,地方政府负债率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呈稳步下降态势,其中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是区域间差异,其次是超变密度,同样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是区域内差异,其影响度较小。(3)地方政府负债率的区位分布呈偏东北—偏西南的空间格局,分布重心处于河南与湖北两省交界地带。(4)地方政府负债率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其中“高—高”型集聚的城市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5)全国整体及四大区域地方政府负债率不仅都存在σ收敛趋势,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且空间溢出效应在β收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区域这一效应具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