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剂学》
方源
主治
功用
方解
方歌
思政
排版
摘要:
[目的]探讨“十四五”《方剂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补正建议,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方剂学知识,助力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法]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对方剂的方源进行深入考证;结合临床实践与中医理论,重新分析方剂的主治证与功用,确保其准确性与临床指导意义;从配伍原理、药物作用等角度,深化方解阐释;优化方歌的准确性与逻辑性;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与社会责任感;对排版不当之处提出修改建议。[结果]“十四五”《方剂学》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但在方源、主治和功用、方解、方歌、思政以及排版等方面,仍存在少量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对犀角地黄汤、四君子汤、甘露消毒丹等方剂的源流进行深入考证,对方源信息作了纠正。重新分析描述了厚朴温中汤、乌梅丸、苏子降气汤等方剂的主治证和功用,提高了针对性和临床指导意义。对导赤散、肾气丸、镇肝熄风汤、三仁汤、连朴饮、大黄牡丹汤等方剂的方解进行重新阐述,增强学生对方剂配伍原理及临床应用规律的理解。修改普济消毒饮、三子养亲汤等方剂的方歌,提高准确性和逻辑性。创新思政元素融入方式,与方剂学知识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对于清气化痰丸【运用】模块版面位置错误等问题,建议对教材进行全面校对,确保各个模块的位置正确、内容连贯。[结论]通过探讨“十四五”《方剂学》教材在方源、主治和功用、方解、方歌、思政及排版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补正建议,提升教材的学术严谨性和实用性,为中医药教育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从而助力培养理论扎实、技能专精、素养全面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