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公共图书馆
智慧服务
摘要: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应当更加健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行业在规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时应当突出强调建设智慧型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积极顺应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智慧化建设,创新图书馆服务形式,力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部分公共图书馆根据现有的基本服务内容主动开展智慧化读者服务的有益探索,比如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导航、智能索引系统、打造智慧阅读空间等等,为未来智慧服务的广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图书馆在转型的过程中仍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会贯通创新性思维,技术创新带动服务创新,推动更深层次的升级。本文以我国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将其划分为个性化智慧服务内容、智慧互通互联服务、智慧空间服务和创新体验服务四个方面,综合运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总结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现状。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总体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省级公共图书馆全部设置RFID自助借阅机器和智慧公共空间,大部分图书馆的公共空间摆放智能体验设施以满足用户对智能科技的好奇心,图书馆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双向连通的快递借阅服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图书馆主动牵头建设网络参考咨询服务体系和阅读推荐服务系统以达到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地区的远大目标;不仅是每个图书馆的“单打独斗”,地域内的和跨区域的各个图书馆根据相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结为合作联盟;或是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实现服务目标,与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开展深度跨界合作,提供先进的、便捷的读者服务。虽然当前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建设如火如荼,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东部地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智慧程度与中西部地区的图书馆发展程度不均衡;图书馆联盟体系建设较为分散,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不善、执行延缓的问题;图书馆智慧空间改造缺乏前期科学详细的规划指导,导致空间资源浪费等等都将带来严重的发展问题,阻碍智慧服务的未来建设。因此根据当前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图书馆行业层面和图书馆自身层面三个角度聚焦于“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发展策略。国家政府机关应当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尽早健全完善如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文件和政策,制定科学详尽的行业服务标准,设立图书馆智慧服务的专项财政资金,为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保驾护航”;图书馆行业应当同心协力构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确保每一个公共图书馆都将智慧服务作为未来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要保持与其他相关社会组织、行业的联系和合作,服务更多的用户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社会价值;图书馆自身也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在资源建设、馆员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挖掘本地区特色资源价值打造文化品牌;定期培训和考核馆员,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及时关注技术发展动态信息,在评估服务效益后引进到智慧图书馆建设当中,增加图书馆的核心优势通过发展图书馆服务要素带动智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元,满足读者多变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