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摘要: 2022年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永利,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许正斌,应急管理部监测减灾司司长陈胜,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洁,应急管理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唐琮沅介绍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摘要: 2021年12月10日,"202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四川企业家年会"在成都举办,隆重表彰第十五届四川省杰出企业家及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企业家。宋承志、李文志等16位同志被授予"四川省杰出企业家"称号,王诚、赵卫东等70位同志被授予"四川省优秀企业家"称号。本次活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简称"中国企联")、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简称"四川企联")主办,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为主题,
摘要: 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REITs是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的重大创新。短期看既有助于防范债务风险、降低实体经济杠杆,也能广泛筹集项目资本金,是稳投资、补短板的有效政策工具。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借助资本市场公开、透明机制,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济南市 高端装备 智能制造 高端服务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发展规划 人民政府 新旧动能转换
摘要: 济政字[2022]7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2年11月3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前言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4号),标志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桥头堡,
摘要: 甘政发〔2022〕68号2022年11月23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现将《甘肃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摘要: 日前,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主持召开十届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十四五”西藏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列入会议议程并获原则同意。会上,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党委秘书长达娃次仁从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档案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6个方面的18项重点任务对《“十四五”西藏自治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
摘要: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护和利用,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
摘要: 临政字〔2022〕5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22年6月10日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根据《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精神,结合我市实际,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农业农村部和应急管理部决定“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十四五”期间,以“创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每年推出一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设区的市)和示范县(区、
摘要: 宜府办发〔2022〕2号2022年1月30日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宜阳新区管委会、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宜春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为建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