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市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水平评价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摘要:
随着经济体量提升、社会发展进步,我国进入了发展新常态,发展方向已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各项成就也充分说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其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显示了人民群众对于旅游这一提升生活幸福感活动的巨大需求。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改革发展以增加创新动能,提高治理水平,同时提出要支持桂林等地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地。
本研究将以《“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所列出的25个重点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高质量发展五大理念与“有效”为六个一级指标,在各个一级指标下选择科学支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A级景区数量、接待国际游客数与国内旅游人数等共20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首先,使用熵权TOPSISI法将25个城市2013年至2022年10年间各项数据代入,得到各城市各年份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20个二级指标对25个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后,使用Dagum基尼系数法与核密度估计法对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得出:
(1)全体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平稳发展、快速发展与波动发展三个时期。2013年至2016年为平稳发展阶段;2017年提出高质量发展理念后,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水平最高较2016年提升了25%;而2019年后受疫情影响旅游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波动阶段,2021年平均水平较疫情发生前降低了33%,2022年时已重新恢复增长趋势。
(2)协调、创新与绿色子系统10年间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稳定,共享子系统与开放子系统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效子系统2019年后受疫情影响显著下降。有效子系统、创新子系统与开放子系统也是对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的前三个因素。
(3)沿海、边境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易受开放指标影响;西部地区美食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易受协调与共享指标影响;江浙地区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易受绿色指标影响,并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两个绿色指标均需重点关注。
(4)无论是以地域划分还是以发展水平划分的城市区域,其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均呈2019年前减少,2019年后增加的趋势。差异的主要来源为超变密度系数,即区域内存在个别城市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或高于区域内平均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
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促进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各类重点旅游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