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英译问题
解决对策
翻译方法
摘要: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旨在以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世界,随着中国话语权的提高,对外政治宣传尤为重要,“十四五”规划作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政策,在对外政策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性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更能体现“十四五”规划对地方发展的指导作用。《资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则体现了“十四五”规划对资阳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作用。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文本节选自2022年3月《资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第三章:“主要任务”这一章,共计14000字。本报告基于笔者的翻译实践,总结了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四个问题,即:汉语缩略语的英译问题、汉语修辞的英译问题、汉语长难句的英译问题和汉语高频词的英译问题。针对这四个翻译问题,笔者分别以恰当的理论为指导,采取了合理的翻译方法,从而使之顺利得到解决。具体而言:第一、在英译汉语缩略语时,笔者以“目的论”为指导,主要采取了释义法,从而顺利解决了汉语缩略语的英译问题;第二、在英译汉语修辞时,笔者仍然以“目的论”为指导,主要采取了意译法,从而顺利解决了汉语修辞的英译问题;第三、在英译汉语长难句时,笔者以中、英语言差异观为指导,主要采取了拆分法+重组法+增译法,从而顺利解决了汉语长难句的英译问题;第四、在英译汉语高频词时,笔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取了意译法顺利解决了一词多义的汉语高频动词的英译问题,主要采取了省译法顺利解决了增强语气的汉语高频副词的英译问题。笔者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修改译文,详细分析译文,使译文达到委托单位的要求。
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包括翻译任务来源及背景介绍、对源文文本的分析(分别从文外、文内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翻译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工具的准备、翻译计划的制定)、翻译过程的简要叙述以及译后事项。第三章为理论框架,主要梳理了指导笔者本次翻译实践的相关理论。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主要总结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四个问题,即汉语缩略语的英译问题、汉语修辞的英译问题、汉语长难句的英译问题和汉语高频词的英译问题,以及在具体的理论指导下解决这四个翻译问题的过程。第五章为结语,主要为笔者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以及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收获以及问题与不足,并对今后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提出一些个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