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海洋强国
域观经济
改革开放
摘要:
自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表现为从闭关锁国到汇入全球经济,并具有趋同存异的显著特征。海洋强国取向,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大方向、大趋势和国家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向着海洋就意味着进步、现代,背离海洋则意味着落后、古旧。中国如果不能成为海洋强国,就会受到海洋列强所辱;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有现代化的光明前途。中国式现代化形态和进程显现出曾经的内陆大国,插上工业化翅膀,开拓海洋舞台,日趋系统化地展示出海洋强国的一系列基本性质:开放、畅通、全球、包容、安全。中国的崛起,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破了以世界权力单极格局为特征的全球“中心—外围”关系,使东西半球的权力关系向着多元均衡方向转变,并且促进南北半球共荣的实现,从而表现为各大洋、大陆的全方位畅通格局。全球的单极海权格局向多极陆海格局演变。21世纪的海洋强国国际行为规则,不再是前数百年的全球海洋秩序的仿版。在位海洋强国所强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将会与时俱进地演化为更具适应性的形态。新时代的新思维必须超越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承诺——从经济学“微观”世界的同质化世界执念,转变为承认现实经济是异质相容的域观世界。这才能为“海纳百川”的海洋强国理念,奠定经济学范式承诺的理论逻辑基础。市场经济规则秩序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同质独善的自利单行道,而是异质相容的域观共同体。海洋足够辽阔广大,可以容得下诸多海洋强国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文明的人类,应有这样的胸怀和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