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社会革命
摘要: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入中国,中国知识人士围绕“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可不经过资本主义阶级乎”“中国到自由之路”等议题,掀起了富有学理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争论,由此对“跨越”理论进行了初步体认和考察。随着1921年前后罗素访华所作“中国到自由之路”的演讲产生广泛影响,李达、陈望道、袁振英等早期共产主义者以《新青年》杂志为话语阵地,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的实际情形,对列宁、日本学者山川均关于“跨越”理论的阐述作了对比考察,开启了对中国步入现代化道路问题的深入探索。在此过程中,早期共产主义者、民主革命家、无政府主义者等各派人士基于对现代化道路的向往,相互之间进行了富有学理性的对话,逐渐形成观点对立的两个阵营,这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且为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展以社会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阶级斗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创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革命行动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反映了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追求,揭示其从初步考察到深入探索,再到不断升华的演进历程与基本逻辑,对于当前奋进新征程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