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区域重大战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京津冀肩负着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的重要职责与历史使命。自2014年提出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了从谋篇布局到实施深化,再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政策演进过程,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目前,京津冀区域互联互通的空间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优势不断发挥,同时,面临均衡发展、竞争优势提升及深层障碍破解等问题与挑战。未来,京津冀地区应自觉承担推进协同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与区域均衡共富,灵活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共同挖掘并激活发展潜力,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高度。
摘要: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中国积极推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了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旅行”爆火出圈。下一步,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分税制 财税体制 地方财政
摘要: 20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主要涵盖“税制改革”“税收收入划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三个部分。上述三个方面协同推进,对于提升“两个比重”、构建全国统一市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税制改革实施之后,我国持续在财政体制的收入端、支出端和转移支付端推进相关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本文认为,应保持中央财政收入占比的相对稳定,适度增强上级政府直接参与部分公共服务提供和生产的力度,同时考虑逐步提升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并对其财政运行模式进行适度调整与优化。
摘要: 春潮涌动神州,信心激荡山河。听民声、汇民智,议大事、谋大计,锚定新坐标、描绘新图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2025年,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仅有10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正待谋篇,值此国家发展蓝图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怎样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干劲,砥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进伟力?这场“春天的盛会”,格外引人瞩目。
关键词: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摘要: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鲜明的制度特性,内蕴深刻的制度逻辑和制度规律,对于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既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制度转化,又着眼于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制度创新,更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世界难题的制度应答,以整体性、治理性、先进性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科技伦理 自然辩证法教学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观
摘要: 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重要议题,科技伦理在当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承载着对科技发展的理论反思,也是应对复杂伦理挑战的实践探索。从内在动因看,科技伦理内涵从学术道德向公众参与、从事后治理向伦理前置、从群体规范到社会规范的转变,推动当代科技伦理融入自然辩证法课程。从教学方法看,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结合角色扮演教学,增强学生对当代科技伦理的认知;强化伦理先行,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科技伦理要素,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聚焦前沿理论,结合跨学科互动与热点议题追踪,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责任感。从价值旨归看,当代科技伦理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不仅延续了自然辩证法教研传统,而且弘扬了科学技术创新观、人才观、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赋予了时代特质。
摘要: 3月30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怒江州委州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使圆桌对话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办。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出席活动并作闭幕总结。维智,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文辉,原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国霞,中共怒江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桂莲,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等嘉宾出席活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主持活动。来自喀麦隆、多米尼克、佛得角、牙买加、保加利亚、亚美尼亚、尼泊尔、秘鲁等19个国家的27位驻华大使和高级外交官与会交流。
摘要: 三线建设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应国际局势和国家安全需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这一时期建设了大量的工厂、研究所、仓库、铁路、公路等设施,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和国防安全奠定了基础。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观察保护与传承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尊重与保存,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理念结合的深刻展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共青团必须把“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和“三统一”的基本特征相贯通,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推动共青团改革走深走实,更好发挥凝聚、联系、服务作用,把广大青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做改革促进派、实干家,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强大合力。
摘要: 兰州广播电视台立足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新趋势,台党委以全局视角开展深度调研,精心制定“1总+7子”改革方案,报请兰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后稳步推进。“我们始终秉承以内容为核心、渠道为支撑、用户为导向的理念,通过多维度协同创新优化选题策划,实现与新兴传播渠道、用户需求的精准对接。”兰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童贤方告诉《中国广播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