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自然资本化
数字生态文明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广义生产力理论中,自然力是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是分析新质生产力空间特征的焦点之一。自然空间、生态空间、社会空间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都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传统生产力发展的边际效应逐渐显现。究其原因,生态空间的有限性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因素。察其根本,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其表现形式是自然资本化的不可逆过程。新质生产力大大增加了在自然空间与社会空间中生产的可能,使自然资本化进程从野蛮回归理性,表征着生产力发展的新态势,也展现出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实现现代化生态转型的比较优势与绿色意蕴。在新质生产力变革期,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实践应加快构筑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破解传统生产力的生态极限难题,恢复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跃迁,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