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务员
行政伦理失范
对策研究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行政伦理的研究。“水门事件”更是促进行政伦理研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时至今日,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却仍然屡禁不止,可见对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对策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公务员的人性假设为起点,通过分析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公务员的影响,归纳总结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探讨解决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对策。研究采用文献法,立足于学术界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和探讨解决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应然问题”。借鉴了特里·L·库珀将控制公务员行为的方法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的研究视角,研究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对策。值得强调的是,内外部控制的前提是满足公务员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如果忽视这一前提,那么对公务员任何行为和思想控制都是空中楼阁而非“长远之计”。外部控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认为公务员是“经济人”,其哲学依据是“人性本恶”。因此,防止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主要对策是运用各种手段“灭人欲”。“灭人欲”的手段不仅仅是运用法律法规等“硬件手段”,也可运用组织文化和舆论压迫等“软件手段”。无论是“硬件手段”还是“软件手段”都是“他律”的研究范畴。内部控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认为公务员是“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其哲学依据是“人性本善”,主要探讨的是如何提高公务员“自律”的方法。内部控制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等手段,提高公务员的内在素质,使其在外部控制失灵的情况下,也能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各有利弊,所以需要“内外兼施”。外部控制虽然立竿见影,但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外部控制无法及时解决瞬息万变的所有行政事务。也就是说外部控制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以“不变”总是难以应付“万变”的。所以,外部控制是“标”,内部控制是“源”,内外兼具才是“本”。此外,研究还采用了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的社会环境、中观层面的组织制度、微观层面的个人伦理决策技巧和内外部因素这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考察这四大维度对公务员行政伦理行为和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研究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实然问题”,为有的放矢地解决行政伦理失范问题提供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