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民主党派
政党功能
摘要:
民主党派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成员,在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有双重政党属性、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多重政党关系且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深刻的概念、内涵与独特的政治地位。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是作为政党的民主党派在国家、社会宏观层面的政治作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和逻辑遵循民主党派作为现代政党在政治活动中的政党自身属性和价值功能的普遍规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完善中的民主党派政党功能的历史变迁以及民主党派适应自身发展、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球治理呼声的实践需要,因而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是政党理论规律、历史内生发展与实践需要的三重逻辑的有机统一。同时,随着新型政党制度的成熟和定型,民主党派被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帮手,被赋予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特定职能并形成了人民政协稳固、健全的参政平台与机制。民主党派通过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特定职能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又在更宏观层面、更高层次上对国家治理的完善、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以及社会服务的完善和建设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民主党派政党功能由此明确形成了统一战线、国家治理和社会服务三大政党功能。此外,在新型政党制度的丰富内涵、制度价值的制度优势下,民主党派及其政党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政党特征、功能特征并相对相对于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的在野党,民主党派发挥政党功能还具有整合社会利益、增强社会团结,推进政治参与、维护政治稳定,凝聚政治智慧、推进决策高效,丰富民主形式、把握民主本质的功能优势。但是,由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政党功能理论建设不足与民主党派政党功能空间扩展有限以及功能发挥有效性欠佳的的现实问题,民主党派利益代表、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协商、社会整合和民主监督几个方面的政党功能还不够充分。为此,必须从新型政党制度的完善、政治体系渠道的通畅以及民主党派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三重维度出发,在现实层面形成民主党派政党功能有效发挥的有效性建议,从而使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能发挥好以及彰显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以提升我国政治体制的理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