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县级人大代表
履职能力
履职能力提升
摘要:
在我国的五级人大代表中,县级人大具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首先县级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区划面积和经济体量都达到一定规模,具有基本独立性。再者,县级人大代表是按照《代表法》规定,采取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即是由全县选民直接投票选举出来的。县级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对县域情况最为了解,例如本县支柱产业是什么、当前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这些情况都与人大代表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当地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当地的人大代表也心中有数。一端深入人民群众,一端衔接着行政机关,县级人大代表在听社情、晓民意、协助地区宪法和法律实施、促进地方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各项人大代表权利义务的落实,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改进行政机关的工作水平,有利于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顺利落实。县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直接关乎地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和上述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如何切实提高县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是不容忽视、亟待研究的关键课题。为进一步提高县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本文以X市(县级市)第十八届(2017年-2021年)人大代表履职为例,通过调研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X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五年任期内履职情况进行分析。总体看X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能够按照要求履职尽责,履职情况良好。但通过调研分析也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代表主观方面,个别代表履职意识淡薄,联系选民、调研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审议报告表决发言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履职监督方面,部分代表议案建议质量不高,代表监督作用效果不佳;三是履职保障方面,代表履职形式局限,人财物保障不足。通过深入分析存三方面问题的原因,借鉴深圳市福田区、杭州市滨江区、衢州市江山市等先进地区经验,为破解困境、提高县级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出如下解决对策:代表主观方面,要加强人大代表个人能力提升,强化人大代表履职意识;履职监督方面,要对人大代表开展述职评议,建立任期内履职情况评价监督,建立人大代表罢免、辞职制度;履职保障方面,要加强物质和人员保障,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新模式,完善履职培训机制。通过多措并举进而切实提高县级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县级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期盼、保障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