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人大新闻奖
新媒体获奖作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摘要: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传媒行业的生态环境。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信息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传受双方互动程度更高等这些新的特点把受众的目光从传统媒体吸引到新媒体上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让受众建立了对新闻呈现方式的新认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促进了新闻的多样化表达,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为了将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运用到人大新闻宣传中来,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中国人大新闻奖作为人大新闻领域中的最高奖项在评选奖项中增设了新媒体奖项。目前为止,已经评选出141件新媒体获奖作品,这些获奖作品的传播效果非常显著,这对其他媒体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第26届至第30届的中国人大新闻奖新媒体获奖作品入手,使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获奖作品的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量化解读,总结出新媒体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并从中获得的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的启示。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新媒体获奖作品的内容特点,从选题、叙事、话语表达三个维度入手。在选题特点上,新媒体获奖作品关注代表履职实践、展现人大工作成绩、关注民生热点话题;在叙事特点上,新媒体获奖作品注重多方主体讲述、突出外宣角度、善用网络语言;在话语表达上,标题多采用第二人称、话语风格多样化、话语修辞拟人化。第二部分是关于新媒体获奖作品的形式特点,在表达形式上运用动画、创意元素、文化符号创新表达方式;在技术上运用VR、H5、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受众体验;在互动方式上,通过游戏化、仿真性场景、多向度影像加强与受众互动。第三部分是关于新媒体获奖作品的传播渠道特点,中央和地方媒体均选择通过媒体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矩阵传播,并呈现出相互驱动的趋势。第四部分是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的思考与启示。通过对中国人大新闻奖新媒体获奖作品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在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宣传报道人大新闻的过程中,新媒体作品要注重形式和思维的契合、注重内容和技术创新的协调、注重内容的深度挖掘并且加深作品与受众的互动。希望这些启示能对人大新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内容生产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