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子
政治共同体
教化
以道事君
摘要:
孔子晚年的教化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君主和君子(弟子),将“孝悌”之道“施于有政”是他“以教为政”的方式。在孔子看来,“师道”应当对“政道”具有引导力和影响力,“道统”对于“政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儒家作为教师时,他们以“道”来教化君主、君子;当儒家作为臣子时,他们应坚守“道统”,与君主共事、引导政治。孔子没后,儒分为八,其中的五派皆以王官之学教化弟子,用圣王“治道”引导政治,素位为政。先秦儒学始终保持着“修身”与“为政”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研习与体认“道统”,儒家学人不仅使自己的德性得到了升华,而且也增强了自己的政治判断能力。先秦儒家预设下的教化事业并不是游离于政治场域,而是存在于政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