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改革
行政系统
行政生态
摘要: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以“四单一网”和“最多跑一次”为抓手,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效应,意味着浙江省深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将浙江省有关“放管服”改革的举措放在特定的历史进程和行政生态中分析,探究其社会政治基础,发现行政系统与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逻辑,既可以填补理论研究上的空白,为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帮助;也可以明确问题导向,优化改革的实践操作。本文基于浙江省区域行政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将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为基础阶段和深化阶段,以行政生态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究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社会政治基础。在行政生态理论看来,行政系统受到行政生态环境的影响制约并反作用于行政生态环境,政府任何的制度调整和改革措施都是对社会环境变化作出的回应,浙江省“放管服”改革正是浙江省政府对浙江省区域行政生态环境变迁发展所进行的主动回应,力图以治道上的变革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浙江省的区域行政生态环境是由该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技术、法律等因素共同组成的,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行政系统。笔者基于对浙江省行政生态环境的考察分析,认为浙江省区域市场体系发育成熟、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是影响浙江省区域行政生态环境变迁的三大变量,倒逼着政府作出变革,构成了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社会基础;而上级政治系统的要求和区域行政系统之间的竞争成为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政治基础,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为了获得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和建立基础性权力强大的有效政府。此外,文章在研究过程中,有两处新的发现:一是基于浙江省行政生态系统的能量变换机制发现,政治系统、行政系统和行政环境三者中,区域行政系统在行政生态系统能量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基于浙江省“放管服”改革与其社会政治基础的互动逻辑发现,除了行政生态理论中既有的对行政生态环境制约和影响着行政系统的强调,更多地可以看到区域行政系统在执行行政消费功能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整合两处新发现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结论,一是必须坚持国家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主体地位;二是在社会整需求能够得到有效反馈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放宽地方政府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的试错权限和边界。新的时代背景下,浙江省的区域行政生态环境仍在不断变化,行政系统唯有通过积极、主动地回应来与行政生态环境建立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这也意味着改革未有穷期,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仍将在不断的改革和尝试之中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