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从江县
三个行政村
侗族
生态习惯法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受到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的影响,黔东南从江县侗族地区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侗族生态习惯法作为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当地侗族村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涉及侗族村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该习惯法对侗族村民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使得侗族生态习惯法在国家环境制定法存在不少缺陷的情况下,在黔东南从江县侗族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和研究黔东南从江县三个行政村的侗族生态习惯法问题,不仅可以弥补我国环境制定法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且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田野调查及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毕本篇调研报告。定性研究不同于定量研究,它以描述和解释为主,本文通过描述调研的内容,再现被访问人的观点和对话片段,并且用调研的结果来验证本文的观点。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笔者选择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田野调查的基本情况。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的内容。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详细地展示了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从保护森林资源、水土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并且论述了对破坏生态资源的惩罚制度。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当地侗族生态习惯法的神灵崇拜及禁忌、民族习俗、寨规民约与村规民约三种表现形式的阐述,挖掘从江县侗族生态习惯法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争取全方面、多维度地体现和研究黔东南从江县侗族生态习惯法的运行模式。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调研所获得的资料,通过对寨老制度和罗汉制度的介绍,展示了当地是如何通过外部的力量来保障侗族生态习惯法实施的效果的。第四部分主要对从江县三个行政村侗族生态习惯法进行思考。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从江县侗族生态习惯法的价值和局限两方面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延续和扩展从江县侗族生态习惯法生命力的建议,为侗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