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常用邮箱:*
您的手机号码:*
问题描述:
关键词: 行政法学 公共行政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调整
摘要: 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社会公行政日益兴起,非政府组织逐渐取代政府行使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非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蓬勃发展,我国传统行政法学研究范围已难以回应当代行政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及时予以调整。行政法学不仅要研究国家行政,更要研究社会公行政;行政法学不仅要研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传统行政主体,更要研究非政府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行政法学不仅要研究强制性行政行为,更要研究非强制性行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生态 行政法保护机制 行政主体 原生境人
摘要: 行政法保护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生态的独特价值和社会意义,可加快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生态的保护,特别是建立行政法保护机制,亦即构建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指导、行政给付、行政奖励、政府监督、公众参与、行政救济等机制,系统地、活态地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生态。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城乡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关键词: 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作为我党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中极为关键。在充分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由多角度、全方位提出了行政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的策略,以期加强、改进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政治正义 政府效率 公共行政 价值变迁
摘要: 美国建国初期,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围绕着中央与州及地方权力划分、人民参政、弱势行政首长与强势行政首长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美国围绕着联邦权与州权发生过多次争论,使公共行政中政治正义与政府效率两大价值之间出现了交替式优先的发展态势。到19世纪中后期,城市化发展与市政管理滞后的矛盾、行政国家的发展与公共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政党分肥制与基于功绩的文官制度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提升政府效率价值的地位,政府效率对于政治正义逐渐取得优先地位。美国前公共行政学时期的行政价值争论与变迁,不仅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设定了两种公共哲学与方法论基础,而且使得公共行政避免因过分追求单一化的价值而走向极端。
关键词: 行政科学 学院党委书记 编制管理 管理体制改革 长杨
摘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行政科学论坛》专题座谈会于6月30日在新乡学院召开,河南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孔令晨,新乡学院党委书记丁庭选、校长刘兴友、副校长杨士斌,新乡市编办有关领导以及《行政科学论坛》编辑部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大家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程,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交流了办刊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公用事业 特许经营 风险源 风险认知模式 风险类型
摘要: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着诸多风险,而对风险的认知是政府进行风险规制的前提条件。风险认知模式具有多样性,"三主体、四阶段"模式则是行政法视角中的风险认知方式。基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践,以政府、特许经营者和公众(消费者)三方主体为观察对象,可以系统揭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授予期、建设期、经营期和移交期存在的各种风险。总体来说,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间存在的风险源主要包括意识风险、政策风险、制度风险、市场风险和不可抗力等外力风险五种基本类型。
关键词: 行政科学 科学主义 效率 行政原则 实证主义 当代价值
摘要: 科学主义是一派主流的社会学术思潮。公共行政学自创立起被确立为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的行政科学,公共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科学主义特征突出。行政学家对其效率至上、行政原则、实证主义方法论;行政专业化与现代民主价值的矛盾;重程序理性导致的价值理性缺失,目的与手段倒置等进行反思和批判。梳理和分析这些批判性的思想观点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都不无启迪和价值。
关键词: 信息化 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 精细化管理
摘要: 近年来,作为我国国有资产重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增长较大,这一定程度上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带来了挑战。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成为了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信息化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生态行政学 行政生态学 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对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的产生进行阐述,并从二者的内涵、研究内容、定位和研究意义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中国行政管理》 教育部 公共管理 学科评估工作 政治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名单 期刊
摘要: 2016年4月22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文,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正式启动。全国学科评估工作于2002年首次开展,在这之前已完成三轮评估。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17(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