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态技术
项目分析
空间布局
围护结构
细部设计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的显著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强,生态建筑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规模和速度世所罕见,而同时面临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也十分严峻,作为城市建设中的能耗大户,降低现有建筑能耗,营造生态建筑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环节中的核心内容。
论文以作者参与的辽滨新城行政中心建筑设计案例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生态建筑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大量实践项目的剖析,在城市宏观生态规划理念背景下,以整合建筑设计构思为切入点,探讨了将生态建筑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全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辽滨新城的整体宏观背景,以及辽滨新城行政中心前期方案创作部分的过程,并且确立了生态技术应用的原则。第三部分,论述了在生态理念设计思路指导下,对空间进行整体布局。主要涵盖了适应气候的建筑朝向选择,合理的总平面设计,景观的生态营造以及建筑方案的多方面把控。第四部分,主要叙述了从建筑方案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地域、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建筑结构、围护结构、绿色材料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构成了方案独具特色的钢框架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呼吸式双层表皮玻璃幕墙、FTC保温墙体、相变蓄能地板等结构与围护体系,并通过Ecotect与Airpak等建筑分析软件进行辅助设计,量化的进行了控制,为进一步的运行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第五部分,从建筑细部出发,主要介绍了通过适宜性的技术对辽滨新城行政中心的建筑细部进行生态化的设计。通过对遮阳系统、太阳光反射板与光导照明系统等适宜性技术的应用尝试,达到了良好的室内空间舒适性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并通过Ecotect软件对细部设计进行了量化的控制,为进一步的运行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第六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展望。
论文对辽滨地区气候、能源、资源环境特征的客观分析,将构建区域行政核心、营造行政中心区域标志、降低建筑能耗、推广生态理念以及带动区域生态建设作为首要设计目标;结合建筑自身的功能特征,统筹场地设计、方案设计、细部设计等三个设计层面,并通过应用适宜性的生态技术技术,整合处理,相互协调,利用行政中心自身的标榜功能推广普及相关理念与技术,探寻了生态建筑理念在辽滨地区实践的可行性,摸索适合辽滨新城的生态建筑理念发展道路。
笔者试图通过本文的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