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行政区划体制
改革
摘要:
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基本上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不可避免地积淀着诸多不合理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行政区划作出过大的调整和改革,但因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所造成的行政区与自然经济区不相一致,从而不利于行政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存在着种种不适应性,行政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层级过多,幅度偏小的现象;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上,存在着典型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依法行政上,行政区划领域法律法规欠缺,执行不力;政区类型上,地域型政区与城镇型政区混淆,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等等。种种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规律,在充分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成果,是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现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需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化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仅仅靠观念上的转变是不够的,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以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强化科学发展观,创新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笔者提出了以下思路:减少行政层级,适当扩大管理幅度;行政区划改革应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调整与改革行政区划;城乡分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总之,就是在行政区划改革中要做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体现民意、发扬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