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政府行政层级
改革
政治哲学
摘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面对改革步伐相对滞后的政治体制,政府行政层级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政府行政层级是国家为了统治和管理的需要,将所辖领土按一定原则划分,并配置相应的行政机构建制和相应的国家行政权力而形成的政府公共管理的层级网络。国内外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中央集权理论、地方分权与自治理论、均权理论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博弈成为政府行政层级变革的根本动力。英、法、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有着先进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为我国的改革研究提供了借鉴。 我国的政府行政层级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今还存在着诸如纵向权力配置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等方面的症结,制约着我国政府行政层级发展。我国政府行政层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省级政府建制太少、行政层级过多、市管县体制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基层政府设置不均衡等方面。面对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适当调整政府行政层级间的权力结构划分,进一步理顺政府行政层级间的职责配置,对省、市管县体制、县乡基层政府进行改革,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瓶颈所在。此瓶颈的突破将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相适应,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