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生逻辑
学理化
理论创新
学术自觉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发生,本质上源于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意义上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它将一劳永逸地超越曲折,事实上,历史起点本身也不可能承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必然经由学理化之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具有学术之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开启,尔后又经由学理化走向科学命题和全党共识及自觉行动,其中居于本质性和必然性地位的规定即学术基础就是“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真谛。新时代新征程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必须更加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观,以彻底的理论掌握群众、凝聚共识。同时必须以学术创新和学术自觉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我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