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中国化
创新
内在逻辑
摘要:
民主是人类社会长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法审视了各种民主思想的不足,并形成了新的民主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此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思想基础。自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传入中国,中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化创新。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聚焦中国社会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做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论述和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民主不仅是一般的原则,也是具体的制度形式。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化创新必然离不开各时期的制度体现和由此产生的多样化实践。这些理论创新、制度体现和实践探索具有逻辑一致性。
本文共六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首先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观,为接下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化创新研究提供理论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从历史的维度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及其制度体现和多样化实践。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化创新进程开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继续深化,进入新时代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化创新得到了升华。习近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站稳人民立场,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第三部分(第六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创新的内在逻辑,具体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创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的百年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中国不同时期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一脉相承的整体,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民主的重要论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