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日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报刊传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日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不断发展,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学界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日报》,不仅可以丰富关于党报党刊的研究成果,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以史为鉴,为新时代加强党报党刊建设,推进全媒体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以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其创办和发展的历史、对其刊载的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重要领导人的文章、对其宣传毛泽东思想和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启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刊,是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解放区加强自卫战争宣传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的。不久,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该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组建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由于其宣传工作成绩斐然,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晋级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人民日报》和其他党报党刊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日报》充分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得到了党中央主要领导和干部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他们积极撰写了许多社论、文章、宣言和讲话,在党内外起到了榜样作用。各解放区负责人、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为其贡献了大量文章。《人民日报》还通过广大的通讯员网络,报道各单位的工作业绩,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的内容。总之,一个好的报刊“喉舌”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将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充分运用报刊媒体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日报》,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与其他党报党刊积极配合,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努力报道中国共产党在军事、经济、文艺、党建等方面的理论及其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既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发展,又总结经验和推广典型,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实践斗争。它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报刊方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每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党报党刊都留下了其独特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报不仅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还大力宣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巩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舆论阵地,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舆论支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日报》不断升级,最后成长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不是偶然的。它所留下的宝贵经验教训给新时代党报党刊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诸多有益的启示。主要包括:必须重视对经典著作的宣传和研究,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储备;特别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中国新闻工作实际,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坚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坚持彰显党报党刊的人民性价值意蕴,将理论宣传通俗化、大众化,努力提升党报党刊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