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乔纳森·休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然而,传统的生态学研究在应对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时,往往缺乏足够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和批判性分析,这使得生态问题的解决显得更加复杂和艰难。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发现,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和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具有科学的历史分析和较强的社会批判能力,特别是它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分析,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分析,能够为生态学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范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乔纳森·休斯(Jonathan Hughes)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试图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相结合,以应对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下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休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仅关注生态危机的根源,还试图通过重新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维度,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然而,构建全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首先必须直面西方绿色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思想空场论”责难,具体而言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否认自然极限论”“人类中心主义论”“生产主义论”“技术乐观主义论”“还原主义论”“机械还原论”“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共产主义反生态论”等等。对此,休斯给予了有针对性的理论回应和理论批判。
休斯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唯物主义,它既包含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理解,又囊括了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休斯通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依赖”原则和“生态影响”原则,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范式建构。其二,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与自然生态关系的问题上,休斯通过勘辩各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将历史唯物主义阐发为“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以区别于被西方绿色思潮和生态学抨击的“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立场建构。其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问题上,休斯通过进一步深挖广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有机整体论研究方法,将有机整体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建构。其四,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资本主义批判问题上,休斯通过区别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理论的生态向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生产力概念,从而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核心概念建构。其五,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问题上,休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中“需要”与“欲求”概念的区分,维护了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生态合理性,从而实现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态维度的理论建构。
总体上看,休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三个命题判断,为人们理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通过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原则,揭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实质,弥合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思维之间的裂隙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向度,从而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向度;通过对话传统生态学理论,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概念,区分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然而,休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由于偏离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将历史唯物主义过度生态化;将整体有机论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表明休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方法论层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片面化问题;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缺乏生命力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缺乏生命力。
尽管休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启示人们,一方面要开掘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范式,这就要求人们要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叙事方式。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政治学意义。另一方面,要使生态生产力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这就要求人们首先从观念上明确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生态生产力,不断丰富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整体观念,然后要以生态生产力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