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人民价值取向
文艺事业
摘要: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思想基础,人民主体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核心立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工作的重心,强调我国的文艺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一套富含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深刻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民价值取向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理论契机,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事业的全过程之中。并在我国文艺事业的探索发展之中不断丰富发展。深刻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民价值取向,不仅能回答有关我国文艺发展的问题,更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当代运用确立了发展方向。
本研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整体视阈,在梳理党的历届领导人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人民价值取向的演进历程,以此彰显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民性意蕴。首先,从理论层面溯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民价值取向的理论渊源,为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民价值取向夯实思想基础。其次,基于历时性的思维视角,系统整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人民价值取向的重要论述,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人民主体地位进行深入阐释。再次,参照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文本,基于价值主体、创作主体、评判主体三个维度从横向视角分析人民价值取向的内容意蕴,解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人民价值取向的理论指向。最后,以阐释理论价值与时代价值为学术旨归,并实事求是地为新时期文艺工作建构起科学路径。因此,我们要在推进文艺事业的进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为促进新时代文艺的发展与进步注入学术思考,进而努力为全面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一定学术贡献。
在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以此确证人民群众在文艺工作之中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工作导向、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创作出人民奉献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文艺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整体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