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矛盾论》
游击战争
统一战线
摘要:
1937年至1945年间,毛泽东构建了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对毛泽东的理论著述进行系统考察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划分为基础理论、中层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面。毛泽东论述了客观世界的基本性质、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阶段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进而提出认识活动具有过程性的重要命题,对教条主义思想发起了认识论层面的批判。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理论。随后,毛泽东划分了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将此时中共革命的性质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革命阶段为标准对中国近代史进行历史分期,明确规定中共革命将朝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革命阶段划分与历史分期可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一种中层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游击战争理论则是典型的应用理论,二者分别围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游击战争的战略性进行理论建构。以思想史为视角,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在结构,有助于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之间建立对话关系,促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