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尔库塞
异化消费思想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迅速发展了科技,使其自身的经济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马尔库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支撑,对美国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以及其它一些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针对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他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思想。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异化”现象,人们的“虚假需求”使得人们的思维受到了全方位的支配,从而导致人们的精神生活、批判意识走向了单向度,思维的否定与批判性逐步丧失。尽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人们对商品的异化需求日益强烈。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里,科技进步的加速,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多样化的消费模式的兴起,都是导致这种现象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对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初衷。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分析了马尔库塞单向度批判理论,揭露了人们思维逐渐单向度的成因,挖掘其“第二向度”的意义进而引导我们加强对思维的重视,帮助人们建立一个更好的消费观,有利于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具体来说,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对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进行了总体考察,并结合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指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意义。第二部分阐述马尔库塞异化消费思想产生的历史及产生的理论渊源。就其所处的时期而言,其表现形式如下:一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繁荣;二是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是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就其理论来源而言,其具体表现为:第一,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第二,黑格尔关于“异化”的思想;第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第四,卢卡奇的物化思想。第三部分重点论证了马尔库塞异化消费思想的核心要义。从科学技术的滥用、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工具、“虚假需求”的诱导作用这三方面分析异化消费成因;透析异化消费危害在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表现;同时他提出了推进“新技术”和构建“新感性”这样的策略来消除异化消费。第四部分主要论证了马尔库塞异化消费思想的本质特征。他的异化消费思想的批判性主要体现为:技术理性的批判、意识形态的批判、资本主义文明批判;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为: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法兰克福异化消费理论的丰富;前瞻性体现在对当下异化消费趋势的警示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最后部分,是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视角评析及现实启示。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思想虽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但是他在很大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贡献,并且其理论思想对我国完善合理适度消费观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