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价值及路径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通过传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以理化人”的工作,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并集中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下简称经典著作),才能够在根本上有效强化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研究,感悟经典著作内容之要义,为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师和学生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奠定基础。
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之源、思想之基,理论教育是经典著作传播的有效途径,两者有着一致的目标和交汇的内容。所以,要从整体性上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念,并基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时代背景分析出经典著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联系。通过重点把握经典著作融入理论教育的价值意蕴这一要求。从经典著作和理论教育这两个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探索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首先,要明确经典著作所反映的经典作家的思想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意义;其次,经典著作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教育是理论之需、学科之需和时代之需,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在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学习,就是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把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高学生辨别错误思想的能力保持头脑清醒必须要原原本本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从理论教育的需求角度探索理论教育对经典著作融入的要求。捍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教育内容、坚持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教学。
当前,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亟待得到妥善解决。例如,主体缺少主动性导致经典著作融入缺乏动。其次,抽象的语言导致经典著作融入困难。经典著作揭示人类规律的学理性文献,其语言风格不可避免的具有了抽象、神秘的色彩。最后,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经典著作融入效果不佳。当前,虽然教师都使用PPT讲解,但依然是传统上的灌输式教育,强制性的输出知识,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学生创新思维。此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书斋中的学问没有运用于实践,再加上单一的考核机制造成简单机械背诵很难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灵活的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对于经典著作融入困境,要有针对性地找寻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提升路径。
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在经典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原理和利用原著的关系,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的方法并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也要重视经典著作的时代话语解读,不仅内容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使经典著作呈现多样化,打破学生和原著之间的时空隔阂。此外,教育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多元授课形式贴合学生实际,满足实践需求。考核形式要兼顾共性和个性、过程和结果,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使学生养成运用原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通过论述经典著作的特性传达经典著作的价值,强调经典著作在理论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试图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多角度找寻解决经典著作传播困难的路径,推动经典著作的传播。通过找寻经典合理融入理论教育的方法,为理论教育增添多种选择性,拓宽理论教育的途径。同时理论教育增加经典著作的内容使理论教学具有科学的学术支撑和可行性的实践素材,能够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饱满,更容易与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