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
时代条件
主体条件
逻辑进路
鲜明标识
摘要:
作为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标识性概念和表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守正创新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话语的生成,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历史演进,又创造性地吸收了飞跃概念所蕴涵的辩证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一方面意味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意味着将中国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了有重大创新的理论概括,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上的成功经验与曲折教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一方面需要根植时代条件,科学判断世界历史进程,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等中国具体实际;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卓越的党的领袖群体、充满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的人民群众、拥有学术原创能力的党的理论工作者等具备一定核心素养的推进主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沿着一条以“结合”为根本原则的逻辑进路逐步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逻辑起点,是在探索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必须“结合”,并在“结合”的开创性探索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逻辑展开,是在探索解决“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对待毛泽东思想”这一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要“不断结合”,从而在与时俱进的“不断结合”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逻辑拓展,则是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凸显出来,长期内含于“一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得以明确提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基本内涵,从而在“两个结合”的全面推进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宣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是一项非常郑重的政治判断,需要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上均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并形成鲜明标识,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充分依据。即在理论创新层面,必须形成一脉相承又实现重大突破的标志性论断、科学解答时代课题的完整理论体系、贯穿理论体系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在实践创新层面,要实现中国人民总体境遇的根本性改善、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关键步伐、深刻影响全球格局演进从而促进世界大同等重大实践成就。
实践发展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随着时代条件的深刻变化,必须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深入考察,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维护“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及时对时代特征作出科学判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新智慧、发扬斗争精神等五个方面的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