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主观
当代中国
发展创新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奠基人,对民主的内涵、本质、类型、特征等作了深入阐述。列宁不仅坚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主思想,还将社会主义民主诉诸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三位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内核,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科学指导原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结合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内容进行充实、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文章分三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这部分聚焦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观,论述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内涵、本质、类型和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政治制度、人民权利、组织管理、思想观念等多个层面使用民主概念,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在政治制度层面。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所以人民群众应该是国家的主人,揭示出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资产阶级民主是虚伪的形式上的民主,其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民主是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扬弃和超越,是历史上新的更高类型的民主。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民主,都是阶级性和一般社会性、历史性和继承性、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具有重大时代价值,不仅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人民民主的政治方向,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还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规范作用。
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主要介绍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贡献。邓小平的贡献在于: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制定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把四项基本原则当作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江泽民的贡献主要有:提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突出党内民主的战略地位,提出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贡献是: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把人民民主提高到社会主义生命的高度,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民主实现双向互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主要阐述习近平开创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民本文化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关于民主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包括:提出“八个能否”“四个看”的民主评价标准;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开辟党内民主新征程。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宝库、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而且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