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的飞跃
摘要:
百年党史,就其本质来讲,是一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实现中国化的理论创造史,不断推进着中国化的思想发展并形成理论飞跃。结合党的百年历史,从理论实现飞跃的角度来把握中国化历史脉络,进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两次飞跃的基础上,深化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解,在“新的飞跃”的意义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史价值,特别是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明确其在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的创新发展,对于新时代回答“世界之问”、实现“中国之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百年党史进程,梳理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上取得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华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次飞跃,进而阐述了这三次飞跃的思想成果和形成的宝贵经验。在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化“新的飞跃”为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围绕中国化飞跃的主题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框架以及创新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正文部分为第二到四章。第二章从党的理论创新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对应关系,从中国化的层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这也构成了党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之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百年理论创新的主线,要求是坚持正确思想路线,做到“两个结合”,秉持实践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其包含的内在逻辑是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努力实现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这构成了是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归根结底”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内在关联和共振关系。第三章分析了“新飞跃”的基本依据,突出新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守正创新。这一思想围绕新时代的三大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的坚持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形成了“十个明确”的理论框架;将新思想作为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论标志,在实践、理论、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充分的依据。第四章为新时代中国化新飞跃的鲜明特征和重大意义,指出新飞跃具有以下鲜明特征:富有新时代特点的思想话语体系,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创新性探索,胸怀“两个大局”的战略性特征;总的来讲,“新的飞跃”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在理论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大时代课题,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向度;在实践方面,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为人类文明发现贡献中国智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始终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主题,着眼于使命任务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化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在革命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创立,构成第一次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实现第二次飞跃;着眼于新时代背景和党的历史使命,在回答时代课题并推进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成为第三次飞跃。可以说,从“中国化”来说,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大视野来看,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以“世纪”来界定彰显了其重要地位;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上看,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深刻把握新思想在新时代实现的“新的飞跃”,有着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需要不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