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基本经验
理论自觉
摘要:
理论武装事关政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大局、历史大势,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凝心聚力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教育实践战略。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教育实践形式已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依靠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升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并自觉从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时刻关注共产党人的理论清醒与信仰坚定。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与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境界、政治素养、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淬炼全党思想、增强理论自觉、提高政治觉悟、促进科学执政成为加强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极端重要、更为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天翻地覆的大变革这一时代背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出发,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重大课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探讨包含前提厘定、历史总结、经验概括、现实研判、路向探析等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深入研究和阐释:
第一章,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前提厘定。旨在廓清本研究的前提性问题,重在阐释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涵、价值取向以及改革开放前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良传统。首先,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释和规范、启发和引领、理想和超越的过程中,为实践提供指导,为政党指明方向,为革命注入信仰的重要功能,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理论掌握群众的本质特性,进而厘定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概念内涵,并辨明其与党的集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自我革命等概念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分的辩证关系,澄清本研究的核心论题;其次,归纳总结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统领,以加强全党思想理论武装为核心,以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目标,以解决党内突出矛盾问题为着眼点的价值取向;再次,以党内集中整饬突出矛盾问题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探索开创与传承弘扬为历史线索,梳理总结改革开放前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特点。回瞻历史有利于更好地反观当下、面向未来。基于大历史视角,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演进脉络,总结教育成就及鲜明特点,以整体还原、重点勾勒和动态把握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发展样态。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转折,为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崭新语境的同时,也推动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呈现从整党整风的运动模式到主题教育的活动模式、再到常态模式的鲜明转向,教育方式也由高度集中向适度张力转轨,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深入和成熟。这一教育实践极大促进了全党思想统一、政治坚定与执政能力建设,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宣传阐释与创新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总体呈现出“强党”与“为民”、政治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集中性与灵活性、总结经验与开创未来“五个相统一”的重要特征。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聚焦本质目标、战略指向、实践特点、方法手段、制度保障等五方面内容,系统总结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具体而言: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遵循“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一贯原则,并注重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同步推进,是理论教育的首要经验;紧扣中心工作,聚焦回答国家发展的时代课题,处理人民关心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党的建设的核心难题;依托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结合党的作风纠偏、组织整顿、纪律整饬等实践内容开展,使教育实践更加饱满,教育实效更为彻底;注重问题靶向与批评整改相促进,全面统筹与重点攻关相结合,理论灌输与典型教育相并行,传统方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抓好一次教育的常态机制、注重多次教育的接续机制、实现集中性与经常性教育的并行机制,共同构筑党巩固教育成果、夯实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当前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境遇。立足新时代,聚焦新形势,分析新境遇,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党奋进新征程的现实基础,亦是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具时代感、针对性、现实感、科学性的重要前提。首先,从统揽“两个大局”、走好“新赶考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三方面着手,全面分析党内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