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李富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探索
摘要:
李富春是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因为有着青年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李富春在工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走上了留法勤工俭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又在工读救国理想的破灭之中,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下,李富春实现了从崇尚工读主义向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成为了一名意志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准则,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解决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偕行,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李富春虽然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具体概念,但是他却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的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符合革命和建设实际的重要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一方面,李富春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在党的建设理论、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经济工作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注入了强劲活力;另一方面,李富春在领导工农革命运动、主持财政经济工作、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实践活动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了有益探索。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李富春坚持党的领导和调查研究的两大原则,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向前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由于时代的局限,李富春缺乏对革命理论的系统认识,存在经验主义倾向,导致其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了一些偏差。通过对李富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研究,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