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
《红色中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验启迪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研究其历史进程就是该学科问题意识的体现。中央苏区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之前的预备期占据重要地位,而党报党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很重要的文本载体。因此,《红色中华》作为中央苏区时期重要的纸质传播媒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特的贡献。《红色中华》发行前,一些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早期共产党人所倡导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真正价值,认识到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保持应有的活力,发现盲目照抄共产国际及苏联的经验,只会使得中国革命陷入更大的危机。由此根据中国国情,拉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这为《红色中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之建立起中华苏维埃政权,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探索中国革命之路和政权建设之路。但是鉴于当时党内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不足,常常限于左“右”错误路线的泥沼,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出现反复,在反复中又得出正反两方面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提供更大的进步空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色中华》不负时代的使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对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介绍及无产阶级革命纪念活动的报道,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进行宣传,又通过对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对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进行宣传和报道。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国家学说和群众观的中国化,初步形成了新闻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新闻批评的理念、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的国体、政体和选举制度,初步形成正确的党政关系;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和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真正地体现出实践性、群众性、战斗性和曲折性这四个鲜明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望历史总结经验,这就要求新时代党报必须坚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从实践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坚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错误和论争,坚持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渠道,使得党报带着最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