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代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
摘要:
自五四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为传播。此后,以其真理性和实践性在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国问题”中“出场”,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一个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建构的共时态过程,是一个实践创新与理论形成双向推进的逻辑过程。由于面对的时代问题不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内容不同,相应地在解决不同时代问题中所构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形态不同。由此,从时代问题角度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产生及演变过程,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的经验、逻辑与规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全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除绪论外,分五章对“时代问题转换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主题进行了论述。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考察时代问题与哲学形态的关系。任何一种哲学形态的形成及其演化都不是无根据的和纯粹抽象,而是与时代问题及其变化休戚相关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时代的问题。不同的时代问题决定了哲学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从而具有不同的演变逻辑,形成不同的哲学形态。第二章,深入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考察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根据及其理论特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面对的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由此,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态特征表现为:在认识论上强调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统一,在辩证法上突出对立统一规律及其斗争性原则,在历史观上注重阶级斗争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在价值观上致力于人民群众的联合和解放。第三章,具体考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阐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产生的客观历史依据及其理论特征。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胡锦涛、江泽民、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面对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创新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的形态特征表现为:在认识论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统一,在辩证法上突出对立统一中的同一性原则,在历史观上注重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在价值观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四章,阐释回应时代挑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立场,将抽象哲学原理上升为实践具体的过程;从实践逻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科学地把握时代实践主题及其变化认识和改造中国的过程,时代的和实践的主题变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变的现实依据和客观基础;从历史逻辑看,理论与实践矛盾运动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始终的一条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及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第五章,总结时代问题转换中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经验,即树立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以现实重大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在破解时代难题中构建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胆创新,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