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瞿秋白
文艺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摘要:
瞿秋白19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构想及由之衍生的文学运动,是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本土文艺问题的实地试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典范。考察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思想,既要对其理论观点、论争语境和嬗递轨迹进行整体把握,更要从中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本土文艺现实熔铸再造的学理路径和方法启示。瞿秋白主要采取了三种学理手段:一是置换哲学基座,通过否定以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及其改良主义文学立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指导地位;二是择用理论方法,主要借助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分析视角,锚定普洛大众文学的阶级主体、服务对象与革命底色;三是付诸实践操演,在1934年领导中央苏区教育部期间,瞿秋白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文艺方针,以高尔基戏剧学校、苏维埃剧团、工农剧社为载体推行戏剧大众化运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艺实践的生动结合。从学理层面剔抉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发生经验,有望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提供路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