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弗洛姆
消费异化
异化思想
绿色消费
资本主义
摘要: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1980年)是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他从德国移居美国后仍然保持与学派的联系。弗洛姆十分关注二战后西方人精神处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消费异化思想。他的消费异化思想形成过程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这使得他的思想内核中包含着显著的人本主义色彩。弗洛姆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社会性格结构的变化发展状况,指认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呈现为全面异化状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性格变化状况是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的出发点。弗洛姆指认,资本主义把人的性格塑造成了满足经济无限增长所需要的“甘于受制”特征,这为资本主义操纵消费和人的消费心理创造了先决条件。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的形成,深受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和马尔库塞消费异化思想的影响。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弗洛姆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进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使人成为全面异化的人。弗洛姆的消费异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他在剖析人的异化状态时所使用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进行了补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在具体批判资本主义消费异化上,弗洛姆具体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表现,即金钱成为劳动的抽象形式、获取方式和使用方式发生分离、消费自身成为目的等。同时,他详细论证了消费异化的危害,即人的创造性被剥夺、人的真实需要被扭曲、人与人及人与自身关系发生异化。在批判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基础上,弗洛姆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消费异化从根本上表现为人的异化。他主张通过树立“人道主义消费”理念、对异化的人进行现实改造、实行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等路径消除消费异化状况。西方社会关于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研究是较为丰富的,但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具有其鲜明特色。弗洛姆在批判资本主义消费异化时,更加关注社会结构变化、更加重视人的生存状态变化以及更加注重实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彰显了其思想建构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奠定了消费异化理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探寻了消费异化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构建了社会主义消费伦理观,能够为现代社会应对消费异化以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他还论证了在未来社会主义中消除消费异化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具体描述了人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图景。但是,他将心理重建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暴露出了其思想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妥协性,因而他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就不免带有空想的性质。当前,对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进行研究和反思,能够为我国消除消费领域中存在的消费异化现象提供思路。当前,对消费异化问题的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关于“需要”的理论视域下进行。消费异化现象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有存在的可能性。我国消费领域中存在诸如奢侈性消费、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等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对此,文章提出应将深化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内的制度改革作为抑制消费异化的有效途径,并通过重塑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在我国构建起“绿色消费社会”以取代“西方消费社会”。概而言之,对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进行研究能够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弗洛姆从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领域的异化批判出发,提出构建公有制基础上的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构成了他消费异化思想的逻辑框架;(2)如果社会受非理性消费方式的支配,就不可避免地破坏生态环境并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因此,我国应重视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在社会中形成理性消费的社会风气;(3)弗洛姆把人的自由解放作为终极目标,这包含着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强烈期盼;(4)弗洛姆消费异化思想扩展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的当代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