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民族政策
马来西亚
族群政治
摘要: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马来西亚复杂的民族构成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对双边合作构成深层挑战。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从历史与现实、国别与区域相结合的多维视角出发,分析马来西亚民族问题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影响,特别是对马来西亚社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英国殖民时期的“分而治之”策略与后殖民时代的“马来人优先”政策,共同造就了以“大地之子”(Bumiputera)制度为核心的族群政治体系。这种制度化的族群区隔不仅导致政治资源分配失衡、经济发展差距固化、文化教育政策倾斜等社会矛盾,更通过宗教身份与政治权力的绑定强化了族群边界。在“一带一路”实践中,这种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政治博弈对重大项目的政策反复、经济优待政策对企业运营的制度性约束以及文化差异对民心相通工程的潜在风险。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对外合作必须建立在地化认知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文化调适与风险预警的多维机制,实现发展战略与对象国社会结构的有机衔接。